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基本成为行业成员的共识,那么生态农业到底怎么做?
1、 基地和产品相结合,塑造品牌
离开区域的农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,产品将步入低价和同质化序列。而基地是依赖于区域特有的环境、文化和特有技术等等,通过对基地和产品相结合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所以我们认为生态农业的品牌运作最佳方式是通过“产地和产品品牌一体化”方式,通过两者互动,促进品牌塑造和提升;
而基地和产品的最好结合就是形成特色的专业生态农业产业园,通过园区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,前期依托于生态产业园的品牌打造,形成消费者直接认知,便于消费者对园区产品的深度理解,逐步解决产品溢价的障碍,协助产品高价销售,并逐渐培育出产品品牌的独立性和竞争力,进而实现产品品牌的市场和个性。
2、 主题和创意相结合,形成特色
围绕项目核心进行合理定位,确定项目的主题性,通过对主题的创意性包装,同时结合副产业(休闲娱乐、旅游观光、拓展训练、科普教育等),形成趣味性、观赏性以及品牌性话题,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,实现消费者主动关注、乐于消费。在“基地和产品一体化”打造的同时一定要形成具有特色的主题。而这种特色需要对基地所属的区域进行深层次挖掘,并进行丰富的表现,提高观赏性价值,从基地大主题下细分季节性主题,通过四季节气的不同创造更多的主体性活动;
特色是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并乐于消费的关键,而这种因为创意性农业也将生态农产品价格比较高进行迷糊化,同时因为基地的附加值也带来了更多利润收入,从区域调查显示,由于时间较短、行程方便、费用较低推动了郊区旅游快速发展,而副产业的消费也是生态农业不菲收益,如北京的加利农庄、深圳的九龙生态园、武汉巨龙湖生态园等等,在蔬果采摘、休闲娱乐、旅游观光、拓展训练、科普教育等方面都实现了客观利润,并带动了园区绿色生态产品的高价、快速销售。
3、 生产和营销相结合,形成动力
生态农产品(园区)运作必须让生产和营销紧密结合,在主题特色指导下去组织生产,而不能盲目。农产品因为季节性较强,同时消费者对新鲜的要求高,营销压力在短期内销售压力大,所以从销售的角度来看,现场的基地销售也是重要渠道之一,而农产品的生产则是主题性活动和季节性的销售前提,比如一年的种植计划中,那几个季节可以收获?全年几个季节能开园观赏?每个阶段推广的主题在生产上能不能实现?这个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细节,而这些细节则是生产和营销相结合下的全年规划。
4、 管理和创新相结合,稳步推进
因为众多的生态农业企业仍然处于半农半商的角色,这种状态束缚了企业发展,如果生态农业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,这是企业未来处于市场竞争关键要素。农业是相对传统的行业,也是急需通过更先进的管理水平导入的行业,只有企业的管理运作能力提升,农业运作方面就是方法的问题,否则创意农业无从谈起;
创新是每个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,特别是相对传统的农业企业。生态农业只有创新才能从传统大农业跳出来,实现产品的溢价,而这种创新包括农业生态园区定位和规划的创新、产品开发的创新、运作模式的创新(销售模式)、以及创新的管理思维在生态农业企业中的应用。
生态农业发展是大农业发展的未来,机会非常明显,但是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,需要涉足生态农业企业缜密思考、稳步推进!
